致那些人,那些事
英国有一部伟大的纪录片叫《人生七年》,导演花了56年的时间来记录14个小孩子的一生经历。当初选取这14个7岁孩子是按照不同的社会阶层,有孤儿院的孤儿、也有来自上层社会的孩子。这部纪录片每7年记录一次,拍摄之前导演就有一个很确定的推测:富人的孩子依然是富人,而穷人的孩子依然是穷人。在英国,要想突破社会阶层是一件几乎不可能的事情。
结果可想而知,上层阶级的孩子因为从小读的是私立学校、接受的是精英教育,后来考上牛津大学、当上著名律师、养育一两个孩子、过着优渥的生活。中产阶级的孩子中有个别的可以晋级到上层,大多数则稳定地停留在中产阶级这个梯度里。而底层或者贫民窟出身的孩子由于先天拥有的资源和条件差一些,长大后依然挣扎在基础生活线上:他们从事着辛苦且报酬少的工作,有着肥胖的身材和五六个勉强可以养活的孩子。
出身决定命运,每个人都仿佛是命运的囚徒。如果换做是在中国,情况会有不同么?
几年前,天涯有个名帖叫《寒门再难出贵子》,是位资深银行HR写的。他接待了一群来银行实习的大学生,讲述了他观察到的、发生在这些实习生身上的精彩故事。“寒门”指的不是家庭贫困,而是来自小城市、小城镇的学生。
家里有关系的女孩周周因为妈妈是物价局的处长,最终得以留在银行。而家庭出身不太好的实习生治国因为见到几包好烟,就悄悄藏进包里想带回家给父亲抽。这种行为不算“偷”,甚至可以看出他一片孝心,但是就因为这个细节,他被风控老总彻底否定。性格(或思维方式)决定命运,性格(或思维方式)的养成又取决于阶级出身。子女承袭父辈的思维方式,说到底还是在承袭一种阶级出身。
这样看来,无论是在东方还是西方,社会秩序一旦形成就很难去突破,阶层更是如此。我们以为“拼爹”、“拼妈”只是一种金钱和权力的比拼,其实还是一种思维、眼界和格局的比拼。
中国有句古话叫: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孩子会打洞。既然出身重要到可能决定命运,那么我们努力的意义又何在?
逆袭的意义就在于:命运的手掌总有漏网之鱼。《人生七年》中叫尼克的贫穷小孩儿通过自己的努力,最后变成了大学教授。
美国《60分钟》节目的记者布莱德利去监狱采访一个连环杀人犯时问他:“你为什么杀那么多人?”杀人犯回答说:“因为我在布鲁克林区长大。”布鲁克林区黑人聚集、居民贫困。这个杀人犯是黑人,出身条件并不好。
布莱德利也是个黑人,他愤怒地抓起杀人犯的衣领吼道:“我也在布鲁克林长大!”
并不是所有人都有幸成为漏网之鱼。命运是不公的,它给了众生不平等的出身条件。可是它又是公平的,给了所有人同等的选择权利。
生而为人,出身无法选择。拼不了爹妈也不是爹妈的错,因为我们的父辈也同样承袭了他们上辈的出身。上层的孩子大多数还是上层,底层的孩子大多数还停留在底层。虽如此,勇敢的人却永远选择去做那少数的“漏网之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