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宝安区银田工业区内有不少工业厂房改造的公寓,这些公寓消防并不合格却依然私自营业,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2月10日宝安区有关部门,会到银田工业区,对厂房改公寓进行执法。在倒春寒的季节,再一次感受一丝寒意!
先看现场,再看行业人士解读
行业人士观点:
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旅游与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宋丁:
深圳严管“厂房改公寓”与广东新规允许商改住不矛盾
我觉得这个其实不矛盾的,总的讲就是说这些沉淀资源怎么激活的问题。深圳针对自己的一些特点,因为深圳整个旧的工业厂房储量比较大,而且中间的问题较多,所以说一哄而上可能会引发很多问题,从这些角度来讲,(深圳)提出一些要求、限制和广东省提出的大的方向也不矛盾。将来,省里和市里会在下一步的实现中逐步一体化吧
这个就是现在“公改房”应该是一个大的政策走向,所以我觉得拆除了以后,开始落实政策,我觉得这应该是一个方向性的东西吧,总的来讲还是应该值得关注和期待吧。
深圳壹地产总经理、深圳淘房志创始人顾洪波:
严管公寓有望推动深圳住宅租金回升
1)此次执法行动意味着大批未注意到政策风险的厂改公寓运营者血本无归,深圳兴起于2014年的长租公寓热潮将正式进入低谷;
2)未来深圳长租公寓行业将进入强势洗牌阶段,一部分有实力、运营规范、并已成功融到资金的公司将成为市场赢家,大部分草根品牌公寓将被迫退出市场;
3)政府强力拆除的原因首先是安全第一,公寓毕竟是用来居住密集人口的,如果出现消防等方面的安全隐患,是任何地方官员都无法承担的重大责任。 另一个隐秘原因是降低深圳未来对厂房进行城市更新的成本和阻力。
4)除宝安之外的各区跟进对厂改公寓进行严格规范是大概率事件,如此一来,实际上将极大降低深圳租赁式住宅的供应量,去年出现下降的深圳住宅租金水平可能会出现回升。
房东东创始人全雳 :
此次清理,损失超过3亿,与其一棍子打死,还不如更好地疏通
这次整改,无疑给我们公寓宣判是“死刑”,据了解,宝安这次清理的共有70多栋建筑,涉及面积20多万平方,按照每间30平方建筑,至少6000多间公寓这次强拆中遭遇损失, 如果按照每间5万元计算,直接和间接损失超过3亿。
根据《深圳市城市规划条例》第57条,已经建成的建筑需要改变使用性质,须经过市规划主管部分批准。但对未经过规划部门审批擅自改变工业厂房结构的行为,缺没有相应的查处细则。基层部门也只能书面责令整改,没有执法权,收效甚微。
长租公寓的来源主要来自于商业以及厂房的物业,城中村等,通过改造对于盘活存量是有积极的作用。但是在利益驱动下,把旧厂房改建成公寓,特别偷建违建,带来严重安全隐患,并引发社会问题。
一旦强拆,也有很多负面效应,违建单位拿租客做筹码,一旦租客闹事,政府也跑不了。
全雳 认为,与其一棍子打死,还不如更好地疏通,只要有利润,哪里都会死灰复燃的!
宝安暖寓负责人张总:
深圳今天这种行为治标不治本
这是一次政府行为,可能是该项目在安全许可或其他方面未达标吧,很明显这件事是由去年沙井公寓火灾事件引起的,但是对于这种一刀切的行为我觉得不太合理。
广东省已经明确支持鼓励旧改公寓行为,深圳今天这种行为治标不治本,住房是刚需,旧改公寓可以满足很大一部分人需求,做得不好的地方我们可以规范整治,厂房改公寓也确实需要加强管理,但是拆除就有点过了。
去年下半年我们就接到了一些规范整治的通知,公寓上下都进行了全面的检查规范,不过现在也是随时提高警惕。长远来看,这个行业还是会逐渐明朗化,更加规范,我们也会服从安排和管理。
合屋创始人罗凤鸣:
加强监管是对的,但是不是“一刀切”所有的厂房
我觉得消防的规范、安全的规范这些是必须做的,政府加强这块的监管是对的,但是不是“一刀切”所有的厂房,我觉得是值得商榷的一个事。
(公寓)未来肯定是会更健康吧,有了监管,有了更多规范性的东西,市场需要这样的监管。
宝安warm+公寓负责人裙子:
这次政府行动肯定有其道理,希望在规范整治的同时,用相对宽容的态度来鼓励行业发展
可以说是灾难性的事件,一是被拆项目要承受不小的经济损失,二是进入这个行业的人来说会有所迟疑,三是对其他公寓运营商来说融资可能会受到影响。
但政府此次行动也是从规范和安全的角度出发采取的行动,但我们希望政府在规范整治的同时可以关注行业实际情况,用相对宽容的态度来鼓励行业发展。
去年11月宝安区政府已经发文,要求区内厂房改公寓全部停止,但是部分公寓顶风作案,一位知情人士表示,还是心态问题,大家一窝蜂上,谁都不想落后,都怕错过发财的机会!
2017年1月10日正式发布《关于印发宝安区坚决整治厂房改公寓等违法行为分类处置工作细则的通知》
现象:厂房改公寓迎来市场井喷
过去两年,深圳长租公寓市场突然迎来井喷式发展。外来的、本地的长租公寓品牌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要想做长租公寓,必须有房源,房源哪里来?除了整栋的农民房改造、少数的居民楼改造,更多的长租公寓公司依赖于旧工业厂房改造。
近两年,随着城市转型升级,闲置下来的老旧厂房越来越多。老厂房出租难、租赁价格也很不乐观,而一旦翻修成焕然一新的长租公寓,就身价倍增,这也是越来越多的业主将老厂房出租改公寓的一大原因。深圳厂房改公寓的规模有多少?官方并没有详细统计,据报道,据不完全统计,截至去年11月,光宝安区就拥有至少10万平方米由厂房改造而成的公寓项目。
问题:改造存风险成为城市隐患
胡蓉、金燕、袁淑堂等11名人大代表建议指出,深圳目前将工业厂房改造成公寓、办公用房发展成商业服务业的现象较多,特别是未经规划许可,擅自改变用途后的厂房,破坏城市整体规划、损坏建筑结构,诱发安全事故成为城市治理顽疾。
究其原因:首先是缺少相关消防法规标准。目前,国家没有明确的相关法规对工业厂房改变用途后的消防等各方面进行标准化约束,深圳也没有改造后消防合格的案例可以借鉴。即便是部分改变为创客办公、社区的厂房,也只有消防备案,没有正式消防审批,厂房装修行为五花八门,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其次是缺少查处细则。根据《深圳市城市规划条例》第五十七条,已建成的建筑确需改变使用性质的,须经市规划主管部门批准。但对未经规划部门审批的擅自改变工业厂房用途的行为,却无相应查处细则,基层土地规划监察部门往往只能责令当事方自我整改,难有执法作为,隐患难以消除,也导致未经审批改变工业厂房行为屡禁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