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市经贸信息委发布《深圳市工业区块线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指出工业和产业用地不得建成“类住宅化”,严禁厂房改公寓。这绝对是深圳公寓出租房经营者的一记闷棍!
此次深圳出台的工改公政策要求非常严格,总体的政策导向是让其回归工业用途的本质,明确禁止将厂房改造成公寓等出租类产品。很多人就懵逼了:国家不是鼓励企业参与工业厂房改造成租赁产品吗,怎么现在又禁止了?
工业厂房改出租房,到底是合法呢还是违法呢?这就需要多个层面说起了。
住建部在年初曾出台《关于加强近期住房及用地供应管理和调控有关工作的通知》文件,明确指出: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参与工业厂房开发改造,完善配套设施后改造成出租房,盘活存量住房资源。
这条规定翻译过来后很容易理解:房地产企业不要光想着买地造楼这一条路嘛!给你政策,去把闲置的工业厂房盘下来,改成住宅出租嘛。
为了响应国家政策,广东省也跟着出台新规允许“商改住”,明确土地年限、容积率不变,土地用途调整为居住用地,并且水电气费用按照居民标准执行。
所以在国家和省级层面上,是支持工业厂房改出租房这类操作的,但为什么到了地方上,就被禁止了呢?其实这个不矛盾的,总的讲就是沉淀资源如何正确盘活的问题。因为深圳整个旧的工业厂房比较多,如果一刀切的响应上面政策,产生的问题就比较多,真要落实工业厂房改出租房这类政策,肯定要因地制宜。而且从大方向上说,不止深圳,很多其它城市也是禁止工业改出租房的居多,原因有几点。
首先,绝大多数工业厂房改出租房并不符合租赁标准(比如消防),而且没经过批准,故而经常受到打击。但这也是因为此行业缺乏统一的具有可操作性政策,也没有明确的主管部门所致。我们当然希望相关政府部门能够尽快将这类出租公寓纳入全方位监管的范围,加强管理,以确保其发展更科学、安全、合规。不过,目前看来这肯定是奢望了。
此外,据房东利器分析,各地方出台此类禁止工业厂房改出租房的政策,最重要的是为了防止变相用租赁权销售,因为工业厂房的成本相对住宅(比如城中村自建房)来说极低;加上为了给租赁国家队入场铺路和重点扶持本地的人才公寓项目等,不用说的太明白大家也懂了吧。
总结一下,工业厂房改出租房在各地看法都不同,看似是民企和官方的对碰,实则是模糊政策下的被动博弈。总之官方让你做你就去做,而且要符合规定的做,如果不能做,就不妨再等等。